2025-09-17
来源:《政治学研究》,2025年第4期
作者:杨宏山(麻豆a片 教授);李娉(通信作者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)

杨宏山|麻豆a片 教授

李娉|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
内容提要
基层治理的问题场景具有多样性和易变性,通过引入“时间变量”,区分急迫议题与常规议题,可以识别基层治理的两种组织逻辑,分别是权威整合与契约协同。对于急迫议题来讲,公共部门需要发挥主导作用,构建纵横穿透的治理机制,调动多方主体及其资源,尽快缓和矛盾;对于常规议题来讲,则要兼顾各方诉求,构建议事平台,让契约协同有效地运转起来。案例研究发现,任何单一的组织逻辑都难以适用于所有场景,基层治理的有效性取决于议题属性与组织逻辑的匹配性。随着议题属性发生变化,公共部门需要调整注意力分配、组织架构、叙事策略及政策工具,推进组织模式的适时转换,实现应急响应与长效治理的韧性平衡。本文通过构建“议题属性-组织逻辑”分析框架,探究基层治理的动态调适机理,有助于系统阐释基层治理的方法论,为提升公共事务治理的稳健性和适应性提供有益思路。
关键词
城市治理 基层治理 权威整合 契约协同 稳健治理